当前,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,水资源短缺、水污染严重、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,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。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,占全球水资源的6%,仅次于巴西、俄罗斯和加拿大,居世界第四位,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、美国的1/5,在世界上名列121位,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发展方向,贯彻落实《“十四五”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》的要求。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水利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近日联合发布《淋浴器水效标识实施规则》(以下简称规则)。
一、推动产品质量提升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,人们越来越重视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及卫生洁具的质量和能耗,淋浴器作为不可或缺的配套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,但近年来市场抽查结果显示,淋浴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方面,发挥的作用有限。亟需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对淋浴器的性能以及用水量做明确要求。
因此,淋浴器水效标识管理制度的施行,推动了用水器具节水技术的进步、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、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,进而实现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。通过制定实施强制标准和标识管理制度,不仅从源头控制了水资源的浪费,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。一是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。坚持优质发展、以质取胜,水效标识管理制度中要求产品必须经过对应项目的检测,达标后才能完成水效备案,粘贴水效标识,在市场进行销售。并且按照实际用水量进行等级区分。促使生产和销售的相关企业树立质量合格,等级争先的意识。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淋浴器水效标识管理制度配套使用《淋浴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》这一国家强制标准,在产品用水量设定了限定值和不同等级要求,鼓励企业以新技术、新方法为手段,生产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,通过不同等级的标识差异化展示引导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。三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,淋浴器水效管理制度和《水效标识管理办法》对淋浴器产品市场监管做出要求,也列明罚则,在推动产品质量稳定性、质量一致性上发挥作用,推动行业企业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,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水平。加强生产企业质量素养和质量风险意识的建设,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。
二、强化市场管理
近年来,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我国淋浴器年产量已超过8000万件。从简单的手持式花洒到多功能的组合淋浴器,产品外形和功能应市场需要,更新的越来越快。行业发展迫切需要明确的制度对整个行业和消费市场进行规范。
淋浴器水效标识的实施一方面规定了市场准入要求,生产者或者进口商在产品出厂前或入境前必须加施标识,为淋浴器产品提供了统一的“身份证”,而水效标识的备案和粘贴又是基于产品依据强制标准的全项检测,环环相扣,成为完善淋浴器这一用水产品市场体系质量管控的重要措施。另一方面,水效标识的实施为用水产品的市场监管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,可以直观的通过标识的读取,了解和比对产品的相关信息,降低了市场交易的风险,压缩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空间,减少政府监管成本,为淋浴器产品市场的发展和良性竞争创造环境。
三、推动绿色发展
绿色是生命的颜色,更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。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,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到2025年,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到2035年,生态环境根本好转,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。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正在开启。《淋浴器水效标识实施规则》的发布,为树立绿色、低碳发展理念,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,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,推进绿色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。